8月23日,开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迎来2025级本科新生,北理本科这也是工迎过程该校迎来的首届在珠全过程培养本科生。迎新现场气氛热烈,首届生活动精彩纷呈,珠全满怀憧憬的培养新生们,踏上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大学校区的开学求学新征程。
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工迎过程校长姜澜院士通过视频连线与新生互动,首届生勉励学子传承“延安根、珠全军工魂、培养领军人”的开学红色基因,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北理本科充分利用国际化办学资源,工迎过程努力成长为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拔尖创新人才。
为保障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组建了200余人的教职工志愿者团队,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从入学前的联络对接,到接站引导、入住办理、校园导览和报到指引,各个环节均体现了校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学校还为新生准备了暖心生活礼包,全力营造热情、有序、温馨、安全的入学环境。
来自北京的新生申根源是一名“二代北理工人”,父母均为北理工校友。他表示:“选择珠海校区是看重其融合京珠、中俄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优势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区位。未来我将珍惜韶华、潜心学问,力争成长为具备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
据悉,本届新生全部就读于北理鲍曼联合学院,2025年该院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航空航天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五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成绩表现亮眼,最低录取分平均超出各省本科控制线约210分,多省录取位次显著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校区依托被誉为“俄罗斯清华”的鲍曼技术大学顶尖工程教育体系,强化俄语、英语双语零起点系统训练,通过“2+2”或“4+0”灵活学制,践行“顶尖工科、卓越理科、一流文科、新质交叉”的学科建设方针,深度融合俄方优质工程教育资源与先进教学理念。
校区还为本科生创新配置了“三全育人”导师体系,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兼校长邹美帅等校领导担任领航班主任,并全面设立专业导师、发展导师、思政导师、朋辈导师及校外导师,实现对学生思想引领、科研训练、生涯规划等多维度、全过程培育。
与此同时,北京理工大学持续深化京珠联动培养机制,“未来精工班”“卓越班”“徐特立英才班”同期于北京良乡校区迎来新生。这三类特色班级学生均可在大四及研究生阶段选择珠海校区深造或开展科研实践。“卓越班”由校党委书记、校长领衔,全院士团队担纲导师,2025年录取位次平均居全省前3‰,在新疆、贵州、河南等多省份生源位次更进入前1‰。
未来精工技术班新生赵国鑫分享了他的感受:“走进北理工,一切都让我感到既紧张又亲切。作为未来精工技术班的学生,我愈发意识到这门学科的分量与前景。我定会积极面对挑战、全面提升自我,不负‘精工’之志,不负北理之期。”
随着首届在珠全过程培养本科生的到来,以及京珠联合培养模式的持续深化,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正依托雄厚实力与大湾区创新动能,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与产教融合,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胸怀家国、脚踏实地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北理工力量。